“温室效应”中难以忽视的真相
美国前副总统阿尔·戈尔成为家喻户晓的环保明星,他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、控制全球变暖的环保目标而积极奔走。戈尔参与制作的环保纪录片《难以忽视的真相》荣获79届奥斯卡“最佳纪录片”,并于2007年10月,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(IPCC)被一同授予诺贝尔奖,将2007年度诺贝尔奖颁发给戈尔和IPCC,正是体现了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,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于“在改善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出的贡献”。
探究牙膏的有关问题
牙膏中常常加入一些细微的粉末作为牙膏的摩擦剂,以增大摩擦力,提高洁齿的效果。下列提供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,要求填写分别所属的物质类别和化学式
地球生物的“保护伞”---臭氧
臭氧(化学式O3)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淡蓝色、有鱼腥味的气体。自然界中90%的臭氧集中距离地面10km—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,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“臭氧层”。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虽然很少,却可以吸收能有效阻来自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,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,保护了地球的生存环境,因此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其它生物的“保护伞”。
科学家考察发现,保护地球的臭氧层正在变薄,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“空 洞”,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。我国古代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历史传说,可是今天我们也需要补天。因为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或损耗,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,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动植物的发育,降低农作物的产量,危害海洋生物生长,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。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能降低人体的免预机能,会诱发皮肤癌、白内障等疾病。
那么,谁是地球“保护伞”的杀手呢?科学家研究发现,除了自然因素之外,主要与人类不合理使用冷冻剂、消毒剂、起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有关,例如就有家用电冰箱中制冷剂氟利昂等,还有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废气中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一氧化氮等气体,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,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。
于是,科学家呼吁:拯救臭氧层,需要减少或停止生产和使用这些物质,早在1985年就签署了《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》、1987年制定了《关于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》。化学家们也正在致力于开发各种替代品,如无氟产品,目前,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,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